近年来,公司始终按照陕煤集团人才工作要求,坚持“人才强企”战略,着重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,为职工搭建个人成长的平台、提供展现技能的舞台,铺就了职工成长“高速路”。
通过搭建“技能大师工作室”“创新工作室”等技能人才孵化平台,刘小龙、刘宝明等成长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,建成集学习、培训、技术攻关为一体的工作团体,形成了全方位、深层次、立体化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,培养了一批掌握绝技绝活的岗位技术能手、善于钻研创新的一线创新性人才,为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。
以技能提升制度为框架 搭建人才发展高速路
建立制度做保障,让人才搭上提速车。通过制定《职业技能提升方案(2020-2022)》《“师带徒”管理办法》《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及考核办法》等人才培训制度,形成技能提升管理体系,加大对一线职工技能提升、学习帮教的支持力度,运用技能培训、名师带徒、技师授课等方式,帮助职工技能提升,激励更多职工走技能强企之路。近两年,公司考取技能等级的人数增至803人,占岗位操作人员73.3%,其中技师66人,高级技师19人。
以劳动竞赛为驱动 全速打开人才培养竞技通道
拓宽比赛通道,推动人才提升。公司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及梦桃精神。以赛促学、以学促练、以练促干,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主要抓手,大力发展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,通过带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岗位练兵、技术比武、技能竞赛等劳动竞赛活动,全力培育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。近两年,在集团及省级以上竞赛中,公司累计取得4项团体一等奖和17项个人一、二、三等奖,在国赛中累计取得特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涌现出一大批能干能赛的高技能人才,为人才赛车安上强劲马达。
以全员考试为充电器 长效续航保稳前进
用安全知识充电,为企业长效续航。公司利用全员培训考试系统及手机APP,每日一练,每月一考,全体职工随时随地掌上学习与练题,将学习与考试常态化,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,进一步推进了学习型企业的建设。职工平均每年练题3257.62万道,练习时长7.67万小时,参考率100%,机考平均分92.18分。在各类技能竞赛中,参赛人员的机考理论成绩均达到99-100分,为公司安全培训理念深入人心保证了续航。
以大师工作室为加油站 多项举措注入优质动力
精尖人才传帮带,薪火相传代代强。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,发挥着技艺传承、人才培养、技术攻关、成果转化的作用。秉承培育一名工匠,带出一支队伍的理念,树立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、技艺传承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刘小龙、刘宝明工作室按年度制定目标,布置任务,制定考核,先后采取多种培训模式进行技术人才传帮带,配备各类高精尖VR/AR实践教学设备,健全实践教学体系,同时通过校企合作,共编教材,多方多面提升教学水平,为技能人才添“油”助力。近年来,工作室累计培养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4人,高技能人才200余人,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。
“下一步,公司将继续坚持“人才强企”战略,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、作风优良、精通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,为公司提级增效提供有效保障,助力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,源源不断为公司培养高素质人才。”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