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风廉政
筑牢廉洁防线 规范矿建安装预结算管理
发布日期:2025-08-23    点击量:17   作者:任瑜   来源:
字号:

在煤矿工程管理领域,矿建安装工程预结算管理是把控项目成本、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,其廉洁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行业风气。近年来,规划发展部聚焦矿建安装预结算管理中的廉政风险点,从图纸设计、预算编制、预算执行到结算审核,全流程扎紧制度笼子,推动廉洁自律理念落地生根,为矿建工程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图纸设计阶段:斩断利益链条,坚守公平底线

图纸设计作为工程的源头环节,其科学性与公正性直接影响后续采购环节的廉洁性。以往,部分项目在设计阶段存在指定单一厂家产品或特殊规格产品的现象。这不仅压缩了采购议价空间,更易滋生腐败风险。

为破解这一难题,公司从制度层面发力,坚决杜绝材料品牌指定行为。一方面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的材料选用标准,明确要求优先选用市场通用规格产品,避开独家生产或垄断经营的特殊型号,确保采购过程中具备充分的市场竞争条件。另一方面,在设计合同中明确禁止指定单一厂家的条款,将设计单位的廉洁责任纳入考核体系,对违规行为实行 “一票否决”。

预算编制阶段:跳出闭门造车,实现精准施策

预算编制是预结算管理的核心环节,传统模式下 “按图纸和定额闭门算量” 的做法,往往因忽略地质条件、运输成本等实际因素,导致预算与施工实际严重脱节,为后续结算争议埋下隐患,甚至成为个别人虚报冒领的 “漏洞”。

对此,规划发展部创新推行 “施工逻辑导向” 的预算编制方法。在土方工程预算中,除依据图纸计算工程量外,专业人员深入现场勘察地质情况,结合运输距离、道路条件等因素,精准测算土方开挖、运输的实际成本;在钢结构安装预算中,将特种机械租赁、高空作业防护等隐性费用纳入子目,从源头上避免漏项缺项。

同时,建立弹性预算机制,针对主材价格波动大的特点,制定动态调差机制,每月根据市场行情调整预算金额;对图纸不完善的部分预留暂定金额,待设计明确后再进行精准核算;对于新型工艺,组织技术人员实地调研施工成本,确保预算编制贴合实际。“科学的预算编制让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少了很多扯皮,也从根本上杜绝了虚报费用的可能。” 规划发展部负责人表示。

预算执行阶段:打破僵化思维,兼顾效率与质量

预算执行过程中,甲方与乙方的博弈时常出现:乙方申请现场变更签证时,甲方为控制预算往往无理由直接驳回,导致工期延误或工程质量下降。这种“超支就卡”的僵化模式,既不利于工程顺利推进,也容易引发廉政风险。

为破解这一矛盾,规划发展部建立了变更预审机制,由甲方、设计方、监理方组成联合审核小组,定期对乙方提交的变更申请进行论证,从技术必要性、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评估变更的可行性,形成书面审核意见。对于确需变更的项目,及时调整预算;对于不合理的变更,向乙方说明理由,避免盲目审批或一味否决。

结算审核阶段:摒弃数字博弈,坚守客观公正

结算审核是预结算管理的最后一环,传统以审减率为指标的考核方式,导致审核人员过度核减合理费用,引发乙方申诉,结算周期被拉长,甚至出现 “暗箱操作”。

为扭转这一局面,规划发展部树立 “证据链优先” 的审核理念,将签证单、验收单、采购凭证等原始资料作为结算依据,对争议费用严格按照合同条款、调差机制进行核算,用事实数据替代数字博弈。同时,制定结算效率奖罚机制,将结算完成时限、准确率等指标纳入审核人员的绩效考核,对提前完成且无争议的给予奖励,对拖延结算或出现失误的进行问责。

“现在审核人员更关注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,我们提交的结算材料只要符合要求,很快就能通过审核,平均结算周期从原来的 3 个月缩短到 1 个月。” 某施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。

从源头防控到过程监管,从机制创新到责任落实,规划发展部通过全流程规范矿建安装预结算管理,不仅节约了项目成本,更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。下一步,规划发展部将继续深化廉洁自律建设,完善制度体系,让预结算管理成为矿建工程高质量发展的 “助推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