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学中有个21天定律,说的是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。 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吧。别的我无从考证,但在煤矿的这几年,我却深深地习惯了很多东西。
煤矿地理位置都是较为偏僻,从天南海北的繁华世界来到煤矿的人,估计刚来的时候,都和我有一样的感触,有那么一段难熬到发疯的阶段吧。指缝太宽时光太瘦,几年的光景呼啸而过,心也静下不少,像修行一样“豁然开朗”,在无形中慢慢就习惯了这个“世外桃源”。
渐渐习惯待在矿上的同时,我也习惯了很多东西,比如习惯了陕北风沙飞扬的春天,足够严寒的冬天,还有七月到九月的过敏性鼻炎;习惯了粗犷豪放的炖羊肉和大土豆,以及时不时吼两句民歌的陕北同事;习惯了按时按点的天不亮就早起上班,踩着月色下班;习惯了与成群结队刚刚升井脸上抹得漆黑的工人们为伍;习惯了一天到晚隆隆作响的皮带声,哪天安静了,反而觉得生活似乎缺少了点什么……类似的习惯太多了,与我以往安逸明亮的生活大相径庭。
不过焦虑过后,我喜欢现在的生活!或许把漫长的一生分为若干阶段,在各个阶段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,不管无意还是刻意形成的,它们都构成和决定了你这一阶段的生活态度,或颓废,或进取,或得过且过,亦或随遇而安。
我的表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,她年轻时候经历过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,在那个唯分数定高下的年代,她的高考仅比分数线低4分而与大学失之交臂,后来上班经常被迫离职,闲赋在家辛苦抚养孩子长大,却在孩子刚上学时又遭遇离婚。她所习惯的生活,最后给了她这样一个沉重的结局。但是或许是命运的安排,一番沉沦之后,她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。现在的她,有自己新的工作与生活圈子,注重养生,保养皮肤,工作闲暇之余还常常写写小文字来点缀生活,和比自己小一轮年级的同事讨论淘宝和理财,还时不时地出去旅游,一切过得风生水起,流光溢彩,仿佛曾经她所习惯的另一种生活,让你看不到曾经不如意的印迹。
从她身上,我看到她年轻时习惯了隐忍的逆来顺受,习惯了生活在她身上的暗无天日,还好,她不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,不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,随性而不纠结于生活的千千结,也正是这种强大的习惯能力,使她终能凤凰涅槃。我必须祝贺她对如今精彩生活的习惯,使平凡的生活成了风雨途中的铿锵玫瑰。
这种习惯,归根到底是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。面对生活强塞给你的一切,接受你所能接受的,努力改造不能接受的,最终将生活过成你所期待的样子,然后呢,自然就是慢慢去习惯它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