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公司通过培训赋能、管理革新、现场提质、风险研判,构建起全链条、全要素、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。
培训赋能促提升
公司积极打造高素质安全人才队伍”,构建“分层分类、精准滴灌”培训体系,紧扣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》,引入VR模拟等教学手段,开展全要素、全流程深度培训。通过新旧标准对比剖析、典型案例深度解读、现场互动研讨等多元教学模式,助力培训人员精准把握标准精髓。
上半年累计开展专项培训53期,覆盖7540人次,合格率提升至98.7%;组织54场次实施细则专题培训,覆盖2462人次,培训内容紧扣现场作业要求,有效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。
管理革新提效能
公司推行“责任网格化”管理模式,构建“公司—部门—工区—岗位”四级责任体系,各专业部门与生产工区针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推行“清单化管理、销号式整改”,实现隐患排查、整改跟踪、效果评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。
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33份、安全承诺书1472份,优化完善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、兑现机制,将8项核心指标纳入考核,一季度实施专项考核4401人次,对111名未达标人员全额扣除安全责任奖,较去年同期追责力度提升21%,考核刚性显著增强。
精品创建促提升
走进公司采掘工作面,“巷道干净整洁,物料码放整齐,牌板高低一致,锚杆成排成行,管线吊挂平直,巷道成型一条线”的标准化场景随处可见。
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上,公司以“示范岗”带动“示范区”建设,针对采掘、支护、设备操作等关键岗位,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,强化风险辨识与安全确认,创建了2个采掘工作面“示范区”及支护工、采煤机司机等12个“示范岗”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标准化管理模式,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推动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提升。
上半年累计开展14次静态检查、18次动态复查,对10个区队、7个作业面实施考核,处罚金额18.7万元;同时,通过季度排名奖励机制,对4个表现优异的工区发放奖励6万元。3月11日顺利通过省应急厅一级标准化矿井初验。
风险研判保安全
公司以“风险为纲”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,通过全域辨识、专项防控、动态研判、隐患排查等六大举措,筑牢安全生产防线。
聚焦特殊作业开展 了7 次专项辨识,制定了 68 条防控措施,保障关键作业安全。岗位层面,累计辨识风险 1221 项,修订作业流程,发放了 1615 份风险 “告知卡”,实现全员覆盖。高风险作业细分 8 大类 64 项,严格执行“工作票 + 视频监控”双管控,落实三级盯防。隐患排查方面,开展 了5 次全系统检查,治理主要隐患 241 条,落实外部检查问题 197 条,运用 “双防” 信息化平台实现隐患全流程数字化管理,达成重大隐患零发生、一般隐患动态清零的目标。
通过系统化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,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。生产效率提升18%,设备故障率下降15%,职工标准化执行自觉率达95%。今年5月,公司顺利通过审核评定,达到NOSA安健环管理体系三星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