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苑天地
雨落黄土地
发布日期:2025-08-21    点击量:48   作者:张登举   来源:
字号:

窗外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,落在陕北高原干涸的土地上。我坐在张家峁煤矿的职工宿舍里,静静听着雨点敲打窗棂的声响。这雨下得轻柔而绵长,倒像是婆姨在窑洞里低声哼唱的信天游,带着黄土高原特有的苍凉与温柔。

小时候在农村,最喜欢在雨中撒欢。光着脚丫在泥地里奔跑,溅起的黄泥汤能乐上半天。母亲总用浓重的陕北方言呵斥:“这娃娃,不着凉才怪!”雨却待我格外宽厚,从未让我真的病过。长大外出上学,还是不爱撑伞。记得有个深秋的夜晚,自习出来正逢冷雨,我偏在操场上绕了一圈又一圈。雨水混着北方特有的沙尘,刺得眼睛发疼。透过模糊的镜片,远处城市的灯火化作晕开的光团,恍若梦中景象。那年少的雨打在身上,竟觉得痛快,仿佛能洗去心头所有的迷茫。

而今在煤矿做了十多年,每日与地底的煤层打交道。井下的潮湿是凝滞的,带着铁锈和煤尘的沉闷;地上的雨却是活的,飘着黄土高原特有的泥土气息。这些年来,工作服上的煤渍越渗越深,竟渐渐忘了雨水原本的清凉。

压力最大的时候,正是娃娃要上学、老人常吃药的时候。三十多岁的煤矿汉子,哪个不是用肩膀扛起一家老小?有时深夜听着雨声,竟会觉得冷——明明矿区的暖气烧得滚烫。这才明白,当年在雨里不怕冷,不是身子骨有多结实,是心里还揣着热乎气。

如今偶尔也不打伞,在矿区的空地上走走。工友笑问:“还学城里人浪漫?”他们不懂,我这哪里是浪漫,分明是想找回点儿什么。神木的雨带着煤屑和黄土,落在安全帽上嗒嗒作响。走着走着,倒想通了:雨还是那个雨,变的是听雨的人。煤矿的营生教会我,安全装备要齐全,但心里若总怕淋湿,反倒迈不开步子了。

雨还在下。我想起早晨婆姨在电话里说,院里的枣树经雨一淋,青枣又饱满了几分。忽然觉得,三十八岁的人,在雨中,还能惦记着家长里短,日子倒也不算差。

细想来,行走在雨中何尝不是感受生命?陕北的雨虽然稀少,却最是珍贵。它洗去煤尘,滋润干涸的土地,也提醒着我们:雨水从未变冷,变的只是人心。只要不过分苛求,心依然能感到温暖,年轻时那份简单的快乐,亦不会随风而逝。

窗外的雨声渐渐密了,像是远古传来的信天游,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久久回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