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飞机飞到厦门上空时,我往下看,蓝色的海紧紧包裹着岛内橘黄色屋顶的小房子,转了个弯后,终于看到双子塔,矗立在众多小房子之中,现代与古老交融。落地后,潮湿的空气裹着橘子味的清香扑面而来,这场与厦门岛的邂逅,注定满是惊喜。三天时间,我踩着阳光与海风,在老巷与新城间穿梭,把鼓浪屿的琴声、环岛路的浪花、沙坡尾的潮趣,都酿成了难忘的回忆。
第一站是鼓浪屿,清晨,我背上准备好的伞和食物来到东渡客运码头,坐着只需35元的轮渡,二十分钟便到达了鼓浪屿,这里没有任何交通工具, 没有机动车的轰鸣,只有石板路的清脆脚步声,踏上这座钢琴之岛,喧嚣仿佛被海水隔绝,走进了纵横交错的小巷,到处都是红砖绿瓦,古老的砖石和颇具洋房特色的小别墅,像从老电影里走出来的场景。
走了许久,终于找到菽庄花园,被誉为鼓浪屿的 “海上花园”。园里的四十四桥蜿蜒在海面,涨潮时海水漫过桥洞,人走在桥上仿佛踏浪而行。海风拂过脸颊,带着海水的清凉。这里的海和沙滩要比厦门岛的更纯粹更清澈,保留着最原始的海岸线的风貌。走到琴园,琴声与窗外的海浪声交织,那一刻,我终于懂了 “琴岛” 的浪漫 原来这里的每一块砖、每一棵树,都浸着音乐的灵魂。
厦门的第二天,我们选择起个大早去看日出,五点半日出,我们凌晨五点就来到了黄厝沙滩,游客络绎不绝,大家都精神饱满,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美美的裙子,这不是凌晨,而是属于日出的狂欢,太阳缓缓升起,光芒洒满了整个海滩,那光点慢慢往上爬,先是半圆,再是大半圆,橘红色的光芒越来越盛,把周围的云絮染成了火焰般的橘红与金黄,世界仿佛单单给海滩开了一层名为金色剪影的滤镜,厦门的浪漫,海占一半,这是感受厦门浪漫最棒的方式。
傍晚时分,我们到环岛路的音乐广场,坐在海边的长椅上,看夕阳把海面染成金色,把人的影子慢慢拉长,海浪一次次涌上沙滩,又悄悄退去。远处的双子塔亮起灯光,倒映在海上,与天边的晚霞相映成趣。日落后的二十分钟被称为蓝调时刻,这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,有人在广场上弹起了吉他,唱起了周杰伦的《晴天》,路过的人们跟着轻轻哼唱,海风把歌声吹向远方,那一刻,我忽然觉得,厦门的浪漫,从来不是刻意的修饰,而是藏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里。
厦门的最后一天,我把时间留给了沙坡尾。这里曾是厦门最古老的避风港,如今却成了潮人与文艺青年的聚集地,斑驳的墙面与新潮的艺术碰撞出奇妙的火花,让人读懂厦门 “新旧交融” 的城市灵魂。沙坡尾艺术西区格外热闹。涂鸦墙前满是拍照的年轻人,复古的打字机、旧电视组成的装置艺术成了热门打卡点,小众设计师的手作店里,银饰、陶瓷、布艺制品每一件都充满创意。
离开厦门的那天,登机口旁边放着一架钢琴,许多游客跃跃欲试,当中一个小姐姐弹的优柔婉转,娓娓动听,依然是周杰伦的曲子,悠扬的琴声传遍了角落,将厦门的浪漫延续到最后一刻。飞机起飞时,我从舷窗往下看,鼓浪屿像一颗明珠镶嵌在海面上,环岛路的海岸线蜿蜒如丝带,双子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我忽然明白,厦门的美,不仅在于风景的秀丽,更在于它的温柔与包容,它让老时光与新生活和谐共生,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,都能在海风与光影里,遇见属于自己的浪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