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几天的学习像一场思想风暴,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。从最初的期待到过程中的震撼与反思,再到结束时的满满收获,每一天都在突破自我。就像每天晨跑时领悟到的“慢慢跑、坚持住、一鼓作气”,这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方法,更是这次学习的精髓——坚持学习,持续突破,才能迎来真正的成长。
照镜子,看见不足方能进步
听专家和优秀同事分享时,我猛然清醒:以前的“自我感觉良好”不过是“坐井观天”。真正的成长,始于承认与优秀者的差距、正视自身的怯懦(比如公开表达时的退缩),以及接纳“不懂”的常态。
7月13日晨间演讲点评环节让我顿悟了:优秀领导者始终遵循“肯定-建议”的黄金法则。正如教授所言:“让人卸下防御的从来不是正确,而是被理解的温度。” 认识到差距不是挫败,而是进步的起点,唯有直面真实的自己,才能持续精进。
换脑子,从工具使用者到系统思考者
培训重塑了我的思维方式。赵宁老师的AI课让我明白,AI不是简单工具,而是推动煤矿智能化转型的“发动机”,能破解安全、效率、环保等核心难题。虚拟数据人的实时互动、AI工具的实战应用,让我真切感受到煤矿正从“靠人挖”迈向“靠数据算”的新时代。
冯龙老师的“重要-紧急四象限”,让我学会在繁杂事务中精准排序,告别思维混乱;钟卫国老师的《新质生产力》课,则教会我“站高望远”,如同优质环境塑造眼界,多角度看问题能打破思维“牢笼”。从会用工具到懂得系统思考,这正是我成长的核心动力。
带队伍,从个人英雄到团队共赢
团队模拟练习让我读懂领导力,好领导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,而是像园丁般培育团队的人,既要解决问题,更要助力成员成长。真正的领导力,藏在提前预判问题的预见性里,躲在团队遇困时主动担当的肩膀上,显在包容差异、善用所长的智慧中。
每日复盘都在印证:当我聚焦他人优点而非缺点时,团队能量会像接力充电宝般越聚越强。原来,成功的真谛是把“我赢”变成“我们一起赢”。
练胆子,把犯错变成成长路标
培训教会我怕犯错比犯错本身更可怕,因恐惧而退缩才是成长最大的绊脚石。这份认知推动我主动靠近优秀同仁、抓住每一次发言机会(将上台视为锻炼“思考肌肉”)、以“晨跑精神”坚持每日复盘。
如今面对失误,我多了份坦然:每一次摔跤都是路标,提醒“下次绕行”。突破自我如同学骑车,摔几次才能掌握,躲着不练永远不会。
马上干,让知识落地生根
培训的“烧脑时刻”,最终凝结成三把打开未来的钥匙:以“空杯心态”持续学习AI等新知识的“学习钥匙”;将时间管理法、深度思考等工具即刻应用于工作的“行动钥匙”;把每一次挑战都当作“晨间演讲”来锻炼的“勇气钥匙”。
这十几天不是学习的终点,而是新起点,我会带着收获即刻行动,让知识在实干中生长出真正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