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炭是黑色的,但在陕北这片热土上,每一块煤都闪烁着智慧的金光。作为年产千万吨的“煤海骄子”,张家峁坐拥侏罗纪煤田的优质资源,更肩负着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时代使命。当前,煤炭市场波动加剧、成本压力持续攀升,智能化升级迫在眉睫,如何在“紧日子”里挖出“金效益”?陕煤集团“四种经营理念”如四把金钥匙,为我们打开了效益增长的新空间,让千万吨矿井在转型浪潮中稳健前行。
用“紧日子”过“好日子”,在精细管理中聚沙成塔
真正的效益从来不是“抠”出来的苦日子,而是“管”出来的巧功夫。降本增效不是个别部门的独角戏,更不是管理层的专属任务,而是全体职工共同的“家务事”。“不当家不知柴米贵”,张家峁这个“大家”的发展,离不开每个人的精打细算。
不管是生产一线的降本增效,还是办公区域的节能降耗,降本增效应从人人做起。从井下到井上,从生产到办公,每个人省下的 “一点点”,正汇聚成企业发展的“一大步”。
用“赚钱思维”去花钱,让每一分投入都激活价值
正确理解“赚钱”和“花钱”之间的关系,既要懂得“赚钱”的技巧、手段,也要会精细化、高质量地去“花钱”,实现“花小钱办大事、花大钱办好事”的目标。
在安全生产方面,花“安全钱”赚“效益钱”;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,花“环保钱”赚“品牌钱”;在人才培养方面,花“教育钱”赚“人力钱”;在支部品牌建设方面,花“党建钱”赚“凝聚力钱”;在技术创新方面,花“研发钱”赚“未来钱”;在宣传教育方面,花“文化钱”赚“认同钱”。
用“乙方思维”做甲方,在协同作战中打破效益壁垒
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都不是单打独斗,不管是与本部门、区队之间人员的沟通,还是跨部门的沟通,内部协作都是非常重要的,只有高效协同才能实现提质增效。
2025年,是陕煤集团的“协同增效年”,当“乙方思维”被引入内部协作,一场重塑服务、打破壁垒的“团结之战”就此打响,这种思维摒弃传统的矿区本位主义,强调换位思考、主动服务与高效响应,成为公司提升内部协作效能、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利器。
用“营销思维”抓生产,让每一块煤都带着“品牌溢价”
煤炭不是简单的资源,而是需要精准对接市场的商品。以“营销思维”抓生产,就是让生产端围着市场转,让煤质跟着需求变。从井下开采到洗选加工,严格控制发热量、灰分等关键指标,针对电厂、化工等不同客户需求,定制不同的煤种,让“张家峁煤”不再是普通的工业品,而是带着技术含量和服务温度的品牌符号。
从“紧日子”里算效益,在“巧投入”中谋增长,用“协同力”破难题,靠“品牌化”赢市场,这就是千万吨矿井的效益密码。